近日,北京新发地出现数十个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原本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有过北京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市民有序至石家庄平安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抗体检测。5月初至今,100余名医护人员奔走200多家企业采集12130个样本,从日出到日落,从城东到城西,活跃在抗疫前线的他们平均每天要奔走七八个采集点,采集近300份咽拭子标本,竭尽所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他们就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的“排雷兵”,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急先锋,迎难而上,和企业、学校共渡难关的石家庄平安医院核酸、抗体检测团队。
5月2日早上7:15,满载9名医务工作者的急诊车从石家庄平安医院驶出。按照“全面铺开、突出重点、分批分次、有序推进”的原则,石家庄平安医院勇担核酸检测、抗体检测重担,对“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适时抽检”的重点行业和人员、“愿检尽检”的其他人员开展检测服务。
让受检者张开嘴巴,将压舌板伸进口腔并压住舌头,用咽拭子在咽喉后壁飞快轻拭几下,由此带来的不适感促使被检者干呕、咳嗽,肉眼难见的飞沫朝着采集者扑面而来……这样的操作,平安医院核酸检测团队中的采集人员每人每天平均要做近30次,每一次她们都不敢懈怠丝毫,“如果采集出了问题,导致阳性病例漏诊,不仅会使受检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还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传播,后果不堪设想”,核酸、抗体检验团队中的成员如是说。
穿上隔离衣,带上外科防护口罩,配上护目镜、防护面屏,27、28℃的气温下,一站就是多半天,不吃、不喝、不去厕所,如果是你,能坚持多久?一小时、两个小时、半天?5月2日至今,平安医院咽拭子采集人员天天如此。紧张有序的采集工作结束后,采集人员会将严格密封好的咽拭子样本放入转运箱,送往医院实验诊断学部进行标本检测。号召发出后,科室群内异常活跃, 大家积极请缨,要求加入检测分队。尚在休产假的刘情主动要求提前返岗,希望能为科室贡献一份力量;家离单位比较远的李佳佳主动要求晚班和第二天的早班连着上,计划住到医院的她只希望晚班同事下机后可以早一些回去,早班同事可以多一些休息时间。“科室人员的做法真的让我特别感动,在科室有需要、医院有需要的时候,大家都能挺身而出,为着一样的目标努力拼搏。”说到这里,张玉娜主任有些哽咽。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随着复工、复学步伐的加快,核酸检测人数与日俱增,医院核酸检测队伍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四人两班制到现在的十四人三班制,医院核酸检测日承接能力始终维持在1000—1800人次左右。惊人数字的背后是平安人无悔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穿戴防护品40分钟,56℃有效灭活30分钟,核酸提取40分钟,基因扩增120分钟……每次进入实验室,检验人员至少要连续工作4个小时,在新增仪器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检验人员每次进入实验室的平均工作时间为6个小时。
就在如此高强度工作的炙烤下,医院实验诊断学部迎来ISO15189复评审。5月22日至24日,对于医院实验诊断学部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三天,这三天他们要陪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五位评审专家完成ISO15189复评审工作,还要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正常开展。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三天严格细致地检查,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实验诊断学部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人员技术和能力水平,认为实验诊断学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15189的相关要求,继续推荐维持对医院实验诊断学部的认可,略带疲惫的笑容终于在汗水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