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守护者——何志伟
最近电影《我不是药神》大火,其中老太太的一句“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想活着……”催人泪下,是啊,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人在现实面前是弱小的,在疾病面前更是力不从心。疾病,远比想象中更让我们绝望。在绝望中,一位好的医生,无疑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他会紧紧的抓着你的手,把你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不管是急诊、ICU、还是综合内科,他像那个踏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一样,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挽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他就是现任平安医院综合内科主任——何志伟。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说起何志伟,多数平安人会说“恩,知道,知道……”知道什么?知道他来平安医院十年了,在这十年间,不管是内一科的大夫,还是科室主任;不管是急诊科的主任、ICU的主任,还是综合内科的主任,亦或医保科兼医务科副主任;不管是临床,还是行政,他都游刃有余。在这十年间,凭着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何志伟及他带领的团队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称赞。
十年,不长不短的一个时间,却足以让何志伟成为平安医院的一把利剑,为患者一路披荆斩棘,解除病痛。
急诊应急,临危不乱
都说医生苦,医生累,那么急诊科医生更苦,更累。急诊的患者生死存亡往往就在一瞬间,抢救生命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在突发事故面前,何志伟总是冲锋在前,临危不乱,处置有方。
急诊是特殊的工作窗口,面对的患者形形色色,有的因为打架、有的因为醉酒、有的因为车祸等等。来急诊科的病人不是急病就是重病,患者家属往往情绪焦躁,常常是把焦急和痛苦转嫁给医务人员,甚至出口伤人。治好病了,理所当然,治不好了,全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急诊科医护人员常以包容理解关爱之心待之。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近年来,平安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相处十分融洽。
每当得到患者和领导的表扬时,何志伟总是淡淡的说:“我们的职业性质就是这样的,救死扶伤,挽救病患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工作的责任。”
重症医学部,生命的防护
如果说急诊的性质是“急”,那么ICU的性质就是绝对的“重”。安静而沉闷的ICU重症监护室里,粗重又费力的呼吸声,浓痰卡在气道里的呛咳声以及监护仪器的滴滴声……这便是何志伟倾心尽力的地方。
自2014年底担任ICU主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何志伟的神经是紧绷的。他的手机不能关机,不能调静音,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抢救任务,需要他第一个冲上去战斗。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黑夜白昼……正因如此,他成为了优秀科主任,他带领的ICU团队,也在平安医院众多科室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科室称号。
ICU患者抢救千变万化,生命体征24小时监护,血氧低了、呼吸骤停了、血压骤升骤降了、神志突然变差了、尿少尿多了......患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ICU的医生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察觉,并及时查明原因、对症采取措施。何志伟说他记不清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多少患者,也记不清陪着多少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但是来自湖南的李先生,何志伟记得很清楚,这位患者可以说是平安医院的名人了。他是风湿免疫科一个典型的皮肌炎患者,千里迢迢来到石家庄,原因很简单:病重!当地医院放弃了治疗。当时协和医院的专家正在风湿免疫科会诊,专家看了病历之后,摇头了,也建议放弃,因为他的病情太严重了。氧饱和度非常低,才80多,喘得厉害,嘴唇、手指出现紫绀,双肺肺内的炎性渗出比较多,肺部CT已经显示大白肺。但是,他才42岁,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五岁的女儿需要爸爸,一旦他倒下了,这个家庭也就破碎了。患者说他想活着,家人说“我们家里不能没有他,我们跑了一千多公里的路,就是为了让他活着,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不想放弃。求求你们了大夫,千万别让我们带着遗体回去”。在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肺部抗感染等治疗。治疗中,患者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病情加重,何志伟和ICU的医生们,几乎是不眠不休,一次又一次的抢救,何志伟也只有在患者病情稳定时,才能回家看看,然而一个电话又被叫回来。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和风湿免疫科的联合治疗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氧饱和度回升,肺部症状改善,逐渐脱离呼吸机……因为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他们又一次的创造了奇迹,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你抱怨工作太忙顾不上吃饭?你抱怨工作太累顾不上休息?你抱怨加班让你成为风雪夜归人?对于何志伟而言,这是他工作的常态。ICU郭楠楠医生说何主任总是习惯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以关怀式语言接触病人,用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尤其是面对大多数还不太富裕的农村患者,更是一视同仁,用最少的钱做最好的治疗。
他放弃了周末,放弃了年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除夕夜,无非就是简单的认为ICU躺着的这些人,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病危,住到了ICU的病房里,他恐怕很难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去陪伴母亲。也许不是因为母亲的离世,他也不会去请那几天连休的假。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心中,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不能帮着妻子照顾一家老小,不是一个合格好丈夫,他不能陪伴两个女儿成长,不是一个合格好爸爸,但却有那么多人为他举手点赞。
人文关怀暖人心,医患关系愈和谐
常年的快节奏的工作,何志伟终于在2018年伊始,迎来了他的“春天”——综合内科主任。
综合内科分为呼吸组、消化组、内镜组,另外还承担着老年病的诊治工作。工作多而繁琐,但是对于早年从内科走出去的何志伟来说,太熟悉了。
何志伟在工作中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沟通技巧,他对待病人态度和气、平易近人,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医学知识,还喜欢在纸上画简易图象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情况,也会和患者聊一些家长里短,拉近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
每个病人出院,何志伟要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他们,让他们有事随时找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何志伟的手机号成了患者的“免费咨询热线”,这些病人慢慢也成了他的“老顾客”。有个慢阻肺的池老爷子,信任何志伟到什么程度?家里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儿,都会给何志伟打电话,寻求他的意见。最后老人身体每况愈下,被查出了肺癌,在平安医院肿瘤科住院期间,每天给何志伟打电话,让他过去查房,老爷子说每天不见何主任一面,心里就会不舒服。直到老人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何志伟依然陪伴在老人身边。
综合内科主要是一些慢性病,患者也以老人居多,在医院提出升华护理服务,开展无陪护病房的之时,何志伟主动请缨,要求把综合内科作为无陪护病房试点,即在患者进入病区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照护都由医护人员承担,实行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更专业、更安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何志伟表示要竭尽全力做好表率,推动无陪护服务在平安医院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何志伟在大夫们心中,如男神一般的存在,且不说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光是以身作则,凡事亲力亲为,就足以让大家钦佩不已。
他到哪里都是春风化雨,到哪里都是一团热火。他润物细无声的抚慰患者的苦痛,他用火一般的热情攻克危急重症,为病人的好转而喜、恶化而忧,不疲不怠,守护着生命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