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故事主人公血液病科六病区主任庞宇慧童年的梦想……
2003年,医院成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面对“千奇百怪”的血液病,庞宇慧倍感现有知识及经验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诊疗技术水平,也为了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庞宇慧先后多次向医院提出进修申请,赴北京医院进修,荣获“最佳进修医师”称号对于勤奋好学的庞宇慧而言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血液病科的病房里,总会发生年轻生命因为“白血病”而枯萎凋亡的案例。而在这场与白血病旷日持久的恶战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无疑是血液病医生的绝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江苏省丰县首羡镇、江苏省徐州市……血液病科的诊疗版图随着患者的康复逐步扩增。钟女士是一名再障康复患者,如愿怀上二胎后因激素水平等因素疾病再次复发,当地医生建议放弃胎儿,而在最信任的庞宇慧主任那里,钟女士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二胎的到来也让钟女士与庞主任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
走进血液六病区医师办公室,摆放有序的文件夹、病例、书本映入眼帘,规范化6S管理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得到彰显。在众多文件夹中,《移植相关常规一》和《移植相关常规二》文件夹甚是“宝贵”,一本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临床诊疗方案;另一本则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患者的预处理方案、具体输液计划及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看似轻薄的两个文件夹是庞主任深厚的血液学理论的积淀,凝聚了庞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临床诊疗技能。
布满密密麻麻手写字迹的厚厚文件夹,庞主任尤其“宝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接受移植治疗的血液病患者病情和诊疗方案全部都在这里。对于接受移植的患者而言,诊疗风险如泰山压顶,为了增加患者及家属的诊疗信心,庞主任持续完善协议书的内容,力求让每一位患者在签署协议书的时候都对移植方案有信心、对移植风险心中有数;移植过程中,庞主任及其团队时时向家属传递患者诊疗进展,24小时严阵以待,守护患者健康;成功走出移植仓后,庞主任及其团队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预判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持续不断地提高血液病患者移植后的生活质量。
工作中的同事,生活中的伴侣,同样都是医者的庞宇慧与其爱人深深理解着彼此。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从临床医师到科室主任两人并肩前行,深受爱人影响的庞主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历经重重考验终于在2018年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于他们而言,工作中相互扶持,生活中相互体谅,为同一个事业而努力奋斗是人生中非常浪漫的事。
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境界。2020年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院积极部署应对疫情,面对疫情风险和压力,庞主任响应院内号召积极部署,第一时间加强门禁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提高感控意识、上下班测量体温、严格执行手卫生……科室人员大力普及疾病知识,严格把控每个诊疗环节,用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火墙,全力保障病区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支援医院抗疫“一线”。